长丰县陶楼镇: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留守儿童营造安全精彩暑假
七彩假期,情暖童心。在这个热情四溢的夏季,长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用爱心温暖童心,为留守儿童开启别样精彩暑期……
暑假期间,针对留守儿童安全缺乏保障、家庭教育缺位、自学能力不足等难题,长丰县陶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实际打出了“清底数”“保安全”“抓学习”“提素质”的一套组合拳,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安全精彩的暑期。
建立台账,做到底数明了有基础
6月,该镇民政、卫计、团委、妇联等部门对全镇守留儿童进行了全面摸底,更新完善了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、家庭情况、学习生活情况和联系方式等台账。并安排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和村居干部对全镇81名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,了解留守儿童的所需所盼。
“台账完善了,需求掌握了,就为我们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,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。”陶西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道光介绍道: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,自然而然就会让家长放心,孩子开心。”
多措并举,做到安全防范有保障
防溺水一直是青少年暑期安全的关键。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找准突破口、巧寻时间节点,利用传统和创新相融合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。暑假前期,在学校通过教师课堂教、发放一封信宣传、红领巾宣讲队宣讲和“大手拉小手”活动,让学生明白防溺水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。暑假期间,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通过宣传车跑起来、大喇叭响起来、电子屏亮起来、公告贴起来四个“起来”的形式,让家长和留守儿童时刻紧绷“安全弦”。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组织志愿者赴水库、池塘、沟渠等,查看防溺水警示牌、安全隔离带、防护栏等安全设施是否正常。此外,还积极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4次,开展集中入户走访,叮嘱留守儿童注意食品安全和用电安全。
“近几年来,由于我们多措并举,积极构建了学校、社会和家庭‘三位一体’的防护格局,全镇留守儿童未发生安全事故。”该镇安监所所长马安全说。
搭建载体,做到学习自主有抓手
时值季夏,火辣辣的太阳高高的挂在空中,把热量尽情地洒向大地,午后的农村显得十分安静。然而,在该镇陶西社区儿童快乐家园,却别有另一番景象:老师在讲台上认真地讲,十多名儿童聚精会神地听,到了提问环节,孩子们就一个个争先恐后发言,整个教室像开了锅似的。
由该镇妇联和陶西社区共同举办的暑期兴趣班,一办就是5个年头,今年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从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出发,针对40多名留守儿童开设了儿童画、硬笔书法、语言与表演、作业辅导等课程,由陶楼中心校经验丰富的志愿者老师担任辅导教师。
“通过暑期兴趣班,让孩子学习有了体系和方式,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,我们发自内心的开心。”该镇妇联主席孔祥育说道,下一步我们将在创新课程、丰富形式上下功夫,让留守儿童学有所成、学有所乐。
在此基础上,该镇综合文化站、农家书屋、文体活动室,均免费开放,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清凉、舒适的学习环境。
部门联动,做到素质提升有驱动
截至目前,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根据留守儿童的需求,联合团委、妇联、卫计、关工委开展了手拉手、红领巾宣讲、握握你的手等系列活动10次,覆盖了70多名留守儿童。
“今天真是太好玩了!”“非常高兴一下次认识这么多的新朋友。”“我好喜欢这个书包,下学期可以背上新书包了。”……这是8月1日“握握你的手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后,古城社区留守儿童们的感慨。据悉,10次活动均是与城市学校结对开展,活动中都安排了自我介绍、才艺展示和互动环节,并根据留守儿童的需要进行了圆梦微心愿活动,深得留守儿童的喜爱。
“暑期,我们通过无缝对接部门联动,开展各类活动旨在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,使他们敢于大胆地展现自我、提升整体素质。”该镇党委副书记陶奎介绍。(刘飞龙)